武汉十余人遭遇"互联网+"陷阱 投资App被骗数十万

  创业投资APP遭遇骗局的案例,还在增加。昨日,武汉一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高先生反映,7月25日,他应邀参加光谷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在汉口举办的中小企业创业与创新扶持项目会议,并在会后交1.2万元抢注App,后来要求退款无果,去维权时发现被骗的还有十多个人,金额已达数十万元。

  主办方为湖北金卓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先生说,会议当天,工作人员要求禁止拍摄,会议开始前,大屏幕上播放了互联网风云人物的视频,随后一个号称是“著名经济专家”的人上台,介绍互联网的前景和国家政策等。高先生在台下听得热血沸腾,最后工作人员向他推销App,称抢注关键词可以占得行业先机,还有投资价值。

  联想到最近红火的“互联网+”概念,高先生现场刷卡交了1.2万元,注册“生物网”App,服务年限为1年。当天回去的途中,高先生越想越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上网一查才知道这正是被曝光多次的关键词骗局,他赶紧要求退款,公司起初称按流程办理,后来就找不到人了。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这家位于光谷鲁磨路国光大厦的公司,只见大门紧闭,室内空空如也。记者拨打公司负责人石某的手机,显示为空号。记者随后致电该公司一名黄姓顾问,他证实接触过高先生,但他已从这家公司离职,后来的事情不太清楚。

  据了解,被骗的人中还有荆门、襄阳等地十余人,荆门的范女士(化名)说,今年5月,金卓远信息科技公司在荆门举办会议,邀请她参加,后来她交9万元注册了一个App,前几天来武汉找这家公司,发现已人去楼空。范女士说,她了解到很多人受骗,金额达数十万元。

  记者向关山工商所反映此事,工作人员介绍,确实接到多名市民对湖北金卓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诉,这确实属于骗局,公司虽在武汉,但经常去外地行骗,目前公司负责人已不知去向。昨日下午,被骗的十余人选择报警,目前,洪山公安分局已立案。
陌生人的电话不能接,天下不会掉馅饼的

一个打着移动互联网投资热点旗号的骗局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

当投资人掏钱后,却发现所谓的热点“关键词”,其实一钱不值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把握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热点,否则错过就会后悔一生?”如果你相信了这样的话,那么,你有可能就落入了一个骗局。

最近,一种关于“移动互联关键词注册投资”的投资热点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一些所谓的网络科技公司拼命拉拢投资客购买“关键词”,只是,当投资人掏出真金白银后,却发现所谓的热点“关键词”,其实一钱不值。可是,进入骗局容易,脱身却难,这些往往以网络科技公司名头出现的机构,却有着一整套的骗财流程,想方设法要将投资人榨干。

目前,在全国已经有不少人上当受骗。

忽悠:“移动互联关键词很稀缺”

在广州经营一家化工企业的肖先生告诉记者,2015年9月15日,他去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一个投资活动。在活动中,“广州华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员对他介绍起了公司的服务——注册移动互联网的关键词,对方告诉肖先生,未来是移动互联的年代,但是每个移动APP的关键词都是唯一的,如果被别人注册了,就再也不可能追回来。

在口若悬河的业务员面前,肖先生开始动心了,于是他就花了72000元,购买了两个与他的行业相关的关键词。

该公司的宣传册上,是如此宣传的——“隶属于一个名为 移动互联网企业应用联盟 的机构,而这一个联盟,则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指导下,由从事移动互联网上下游产业链的多家科技企业、研发单位、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

其业务,则是极为高大上的“致力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技术应用研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及趋势研究、移动互联网资源整合、移动互联网调研与相关信息服务并定期举办相关论坛,发布相关研究报告,帮助中国中小企业轻松跨入移动电子商务时代”。

据肖先生提供的他与该公司的其中一份服务合同上,对方将为肖先生提供“掌上化学网”这一关键词2年之内的“APP开发、升级、维护、更新、界面优化、产权备案,所有应用市场覆盖”的业务。

继续忽悠:“开发包装后更值钱”

在购买了“关键词”后,肖先生陆续接到了一些电话,声称是要收购他注册的两个关键词,而且价格一下子升到了二三十万元一个。

升值速度如此之快?当肖先生与公司联系的时候,却被告知还需要交钱进行软件的升级和开发。最终,肖先生只是得到了一个简单的毫无任何用处的APP。之后,公司的客服电话便再也无法打通。

3月10日,肖先生找到公司的地址想讨个说法,却发现公司已经搬离,而且还遇到了很多被骗上当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的经历都与肖先生相似,都是在花费不菲购买了一些“关键词”后,却发现这样的“关键词”毫无用处。

肖先生发现,所谓的这种“关键词注册”投资,已经在不少地方被投资者们报警,认为是诈骗,与他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不在少数。

记者根据肖先生提供的地址,来到了该公司位于东圃大马路一个创业园区内的办公室,记者见到,此时的办公室凌乱不堪,到处都是被废弃的垃圾。

一名正在办公室内打扫的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刚刚把这间办公室租下来,而原来的“华晨信息科技”早就不在。

“已经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而且还有工商局的人过来调查,我们也向他们进行了说明,声明我们和原来的公司没有关系。”这名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遇到的另外一名前来追讨投资款的卓女士则说,自己此前还曾经和公司的高管取得了联系,对方一开始还曾经答应退回一半的投资款,但是后来却态度转变,让她通过律师来解决。

受害人:“维权一年多仍无结果”

此种案例并非只在广州发生,在全国各地都有。

来自浙江宁波的章先生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在维权,希望能够讨回被骗的投资款,但是维权之路却并不顺利。

对于这类公司的伎俩,章先生有着自己的总结。

他说,这种从事“关键词注册”业务的公司,在实施骗局时往往会分几步走,一步一步将投资者拉入陷阱之中。

“首先,他们往往是通过举办一些投资活动找到你,然后开始给你洗脑,告诉你移动互联网的关键词是非常稀缺的,如果不注册,就会错过。”

章先生说,当客户被说动的时候,公司业务员就会马上对其引导签订合同,可是却从来不会让客户完整地看完合同,如果客户坚持要看,业务员也会用各种话题引开。

“其实合同里就有很多猫腻,他们还在合同里写明了有纠纷要通过仲裁来解决,可是仲裁不仅价格昂贵,更是将这个诈骗案转移成民商纠纷。”

骗局的第二步,就是如同肖先生那般,被忽悠着对关键词进行了所谓的开发升级。

章先生告诉记者,开发升级也是欺骗。

“有些公司会告诉你,可以对你购买的关键词进行免费开发,升值后他们只抽成百分之二十,于是很多老板都会心动。而如果你没有钱进一步开发,他们甚至可以找人过来,说愿意投钱和你一起开发。”

有些投资人甚至会被告知,他所购买的“关键词”,已经被人看中,希望高价收购,只要他再付出一百万元进行升级,就可以以高达3000万元的价格卖出。

正如肖先生遇到的“华晨信息科技”那样,这类公司往往消失的速度也很快。章先生告诉记者,根据他和其他一些受害者的调查,发现这类公司一般都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就玩“人间蒸发”,然后在另外的地方,换个马甲重新注册,卷土重来,继续行骗。

在章先生的维权群里,记者“遇到”了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害者,都在讲述着类似的经历。有些人被忽悠之后,投资了数百万元而血本无归。

一名来自宁波的投资人,购买了“教育”这一关键词,一共“投资”了三百多万元。


公安回复

利用关键词买卖 定性为普通诈骗

在杭州、上海、成都、广州、合肥等地,都出现了利用注册移动端“关键词”注册进行诈骗的案例。

对于这类案例,如何定性,成为了这些希望讨回公道的投资者想要搞清楚的问题。

一些受骗的投资者向浙江省公安厅提出了要求公开“省厅对 关键词 买卖行为是如何定性和管辖”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浙江省公安厅在2015年11月9日作出回复称:“ 关键词 买卖本身不具有实际经济价值,利用 关键词 买卖进行诈骗的,定性为普通诈骗,由违法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在另一份信息公开告知书中,浙江省公安厅更是对“关键词”做出了进一步解释,称“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关键词转让有关问题的声明》,国家对 手机关键词、3G关键词、网络关键词、无线网址、信息名址等关键词 转让从未设立许可或者备案条件;中国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的4类域名注册中也不包括注册和管理 关键词 。”

安徽省公安厅则在一份答复函中,也明确表示:“对于 各地网络公司打着国家工信部的旗号鼓动各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购买以上互联网关键词资源产品的 ,或虚构事实,引诱用户购买、转让关键词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可依法要求公安机关查处,严厉打击。”

湖北省公安厅则表示,公安机关将加大案件侦查力度,依法办理,公安机关将结合利用“关键词”买卖实施诈骗的典型案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其社会危害,提高公众防范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律师支招

受害人组团报案  立案应会容易些

虽然案件频发,受害人众多,但是在对案件的定性上,却遇上了问题,这也导致不少受害人报案受阻。

肖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却在刑侦和经侦部门之间往复来回,因为无法确定此类案件究竟属于诈骗还是属于合同诈骗。此外,肖先生还得到一种说法,称这只是双方之间的合同纠纷,那么就应该通过工商部门来进行调查。



章先生则说,他曾经民事起诉向他售卖关键词的公司,可是在法院协调下签订和解协议后,对方却不认账了,拒绝退款。目前,他也正在积极争取在公安部门立案,将案件上升到刑事案件。

但是根据资深法律人士的分析,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涉嫌诈骗。

广东绅源律师事务所的彭浩中律师认为,从投资者的案例来分析,这些科技公司在明知所谓的“关键词”并无经济价值的情况下,仍然虚构了回报和价值,诱骗投资者购买,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诈骗。此外,他还向投资者建议,应该组团前往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因为单个案例或许被认为仅是一桩合同纠纷,但是如果受害者众多,则案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公安机关会予以重视。

netease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齐栋梁_NF2865
怎么会还有人上当受骗 啊